计划

与时代同步发展

随着购物者需求愈发具体化,新类型杂货店应运而生。

马来西亚的杂货零售形态在过去15年里经历了许多变化。早在上世纪90年代,当杂货店还扮演服务社区需求的角色时,超级市场为购物者提供了另一种便利和多元化的另类购物体验。

接着在2000年代,城市人口过多,霸级超市开始占主导地位。它们的规模庞大,在同一个屋檐下提供杂货以及非杂货商品。那是一个霸级当道的时代。

然而在过去的3年里,很多零售商都把购物者带回了邻里。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林立,一些霸市甚至在商业店屋区开设小型分店。

随着这一转变,零售商开始意识到许多邻里顾客有其特定的需求。他们的成功在于给顾客打造 “客制化的购物体验”。我们来看看以下几个例子,以了解杂货零售业态的演化趋势

按顾客需求量身定制

在过去的两年里,许多事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。例如消费税的实施,以及越来越受欢迎的网购。尽管如此,一项全球调查发现 55%的购物者仍然喜欢到实体店购物。

现今消费者需要有动机才会上门光顾您的店,因为他们可以在网上获取大量的产品信息。一项研究发现,69%的购物者表示网络评论会他们的购买行为造成影响。因此,现在买家对价格有要求,也会期待更好的服务和促销活动,这将鼓励他们继续到访您的商店。

基于此,新类型的杂货零售商店应运而生。为了吸引顾客上门,他们保持业务灵活性,以符合顾客的生活方式、需求和行为。 除此之外,他们也重视这几件事情,如方便、新鲜度和物有所值。旁边列举了几个例子:

城市边缘的迷你市场 – Jazco Speedmart

Jazco Speedmart 有5家分行分布在万津、仁嘉隆和 Seri Dagang 等邻近城镇 。这种布局使它占有独特优势,因为该地区居民可在众多Jazco Speedmart 分店中选择光顾其中一家 。

按顾客需求量身定制- Pasaraya CS

与其保持小规模经营,Pasaraya CS 将业务扩展并开设了五家分店;每家分店占据5-7个店面。他们的蕉赖分店是一家批发商店,它以具竞争力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新鲜农产品。

外籍劳工给商家带来生意 – Pasar Mini Barona Maju

如前期专题报导所述,Barona Maju虽然只是一家位于黑风洞的小商店,但是他们因为以当地印尼劳工为目标顾客而取得了成功。 从饮料到传统草药,他们卖的多数是印尼特色产品。

现代贸易 – Jaya Grocer

杂货店走向客制化的趋势也在现代零售业中崛起。此类现代化零售店是以高收入购物者或外籍人士为目标, 他们因此出售各种进口和优质产品。

“企业家总是不懈地寻求改变、 回应它,利用它作为一个机会。”- Peter Drucker

最终结论

杂货零售业的未来形态会变得更有趣。零售商有机会可利用现有的环境来促进成长。在一般零售业中,我们开始看到新类型杂货店的涌现。一般来说,这类商店具有以下特点:

1. 以特定购物者为目标,并为他们提供客制化服务。

2. 小型至中型店, 提供更为个性化的购物体验。

3. 在策略性地点开设新分店,但设店位置不一定要在市中心。

4. 以开放的心态进行新产品销售以及寻找做生意的新方法。

5. 积极接受改变。[/box]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